近年来,梅州市梅县区法院深入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将司法建议作为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重要抓手,以“小切口”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大文章”。2024年以来,梅县区法院制发司法建议10份,回复采纳率100%。
近日,梅县区法院黄法官在审理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纠纷案件时,发现涉案村民小组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存在履行民主决策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经分析研判,就如何规范民主决策程序,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向有关村民委员会发出司法建议。
在送达司法建议时恰逢该镇召集村委会成员开会,借此良机,黄法官主动“送法上门”,将司法建议的送达现场变成一堂生动的法治宣讲课。黄法官结合典型案例,就涉及农村集体事务管理、民主决策、合同效力等与基层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针对镇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集体资产处置、土地承包经营等疑难法律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和法律指导。
收到司法建议后,该村民委员会高度重视,采取组织村干部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民主议事细则、加强对集体财产的监管等措施,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切实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司法建议与普法宣传是法院延伸审判职能的重要举措,梅县区法院积极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筑牢法治防线,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来源:羊城晚报11月26日A6版
通讯员:钟佛梅、张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