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通三省,海丝史话连四方。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水路畅达,昔年各地商旅纷纷经由松口火船码头走“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松口“岭南四大古镇”之一的地位。
处古镇之中的梅县区人民法院松口人民法庭,以助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1”指综治中心,“6”指全科网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建设,持续优化“庭、站、点”融合共治机制,与综治中心合力助推矛盾纠纷就地实质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篇章。
松口辖区属国家现代农业(金柚)产业园,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涉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经过几年磨合,松口法庭和村委会、金柚协会早已是处理这类矛盾纠纷的“老搭档”,探索出成熟有效的“法庭+协会”解纷机制。
解纷的第一道关口,松口法庭联动综治中心,借力金柚协会行业监督功能,以“法律+规范”的联调机制释法明理。同时,联合村委会以“法理+情理”的调解策略,劝说当事双方换位思考,降低纠纷对双方后续合作的影响。
治已病也要防未病。松口法庭深入一线为柚企柚农精准“把脉”,开具司法建议“良方”,推动金柚协会制发统一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协会“红黑名单”制度。同时,在国家现代农业(金柚)产业园设立“柚子法律工作室”,2022年以来调解涉柚矛盾纠纷116件,涉柚案件成讼率下降近30%,为柚企柚农挽回经济损失240余万元。
2024年7月,松口镇泰东村3名村民代表到松口法庭起诉当地水电站,认为水电站封闭该村沿路护栏缺松口法庭第一时间联系综治中心并发出法律风险提示。综治中心启动“预警-响应-联动”机制,与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及水电站代表组成联合调查组,实地勘察漫灌痕迹、缺口位置等争议关键,并邀请第三方保险公司独立评估、逐户定损,提出合理补偿方案,最终促成水电站和村民达成调解协议。
近年来,松口法庭深化“庭、站、点”融合共治机制,打造全覆盖司法服务网络,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轮驻、随叫随到等方式参与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常态化为综治中心调解员开展案例剖析、调解技巧等法律实务培训,发出法律风险提示函、意见书等21份,联动综治中心推动42件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
据介绍,松口法庭将法治文化、围屋文化、乡贤文化有机融合,联合松口镇综治中心设立围屋调解工作室,善用“客言客语”,汇聚多方力量,探索总结“一个平台、两乡情愿、三方联动”的“123”源头治理工作法。2024年以来,运用“123”源头治理工作法成功调解案件226件。同时,打造“中心法庭+巡回审判点”工作新格局,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2024年以来,开展“点单式”特色普法活动12场次。
来源:法治日报
通讯员:钟媛媛、李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