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0年6月12日在梅州市梅县区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法院院长 魏伟辉
各位代表:
我代表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梅县区法院在上级法院的具体指导、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有力监督和区政府、区政协、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认真依法履职,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079件(含旧存121件),同比上升21.8%;结案3968件,同比上升22.9%,结案率97.3%,在全市法院中排名第二。法院获“2017-2018年度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中获评“优秀”。
一、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共受理刑事案件308件494人(含旧存3件),同比上升18.9%,审结301件486人,同比上升17.6%。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结李永健等涉黑涉恶案件4件35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0人,判处财产刑合计691.5万元。向公安机关移交涉黑涉恶线索4条。在受理省重点督办的“六○六”涉黑案件后,周密部署,组织精干力量,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克服重重困难,快审快判。严惩涉枪涉爆、“黄赌毒”、“盗抢骗”等犯罪128件132人,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惩腐肃贪, 审结贪污贿赂案件9件9人。审结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38件50人,强力保护公民劳动自由和个人隐私。坚持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提供刑事法律援助106次。
依法化解民商事纠纷。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401件(含旧存74件),同比上升22.4%,审结2345件,同比上升24.3%,其中调解、撤诉结案1095件,调撤率为47.7%。依法保护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产权,审结合同纠纷案件1472件,股权转让纠纷案件7件。保护港澳台同胞、华侨侨眷及涉外当事人合法利益,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8件。稳妥处理调处婚姻、继承、抚养、赡养等家事纠纷458件。加强对普通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审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3件。稳妥审结曾德福等十六户农民与梅县区南蓬径大理石有限公司等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涉民生系列案,维护辖区稳定。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组织17名家事调查员参 “梅州市家事调查员培训班”,加强家事调查队伍专业化和工作规范化建设。委托家事调查员参与案件调查,发出律师调查令30份。
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共受理执行案件1370件(含旧存44件),同比上升21.35%,执结1322件,执结到位金额4.91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96.38%,终本率50.6%。与人保财险梅州分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构建车辆快速估价机制和诉讼保全责任保险等执行保险合作机制。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持续保持惩治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开展“春雷行动”、南粤执行风暴等执行专项行动。多渠道依法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全国法院失信名单库585人,限制高消费811人;依法用足执行强制措施,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共拘留18人,开展集中现场腾退、清场活动5次。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网拍50件,成交金额1746.92万元,溢价率65%,有效破解财产变现难题。
二、推进司法改革,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制定《院庭长办理案件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明确院庭长的办案数量、办案类型等,通过院庭长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发回重审的案件和涉及统一裁判标准、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起到率先垂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审判质效。院庭长主审结案3494件,占全院审结案件的88.28%。
完成内设机构改革。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法院关于内设机构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将15个内设机构精简至8个,现已全部完成挂牌,调整后的人员全部到岗办公。推进职务序列套改,最终确认39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22名司法行政人员,11名司法警察。
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不断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共召开专业法官会议11次,讨论案件37件;召开审委会会议11次,讨论案件29件,其他议题7个。推行繁简分流,提升办案质效,民商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1810件,占比77.68%;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151件,占比50.17%;通过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101件。
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将网上立案推广使用作为“平安之乡”实践创新项目,打破群众立案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推动网上立案,让当事人通过手机、电脑实现“有网即立”,共受理网上立案申请224次,审核通过154件。全面改造法院官方网站,启动档案数字化建设,建成审委会会议室,促进审判管理科学发展。对四个法庭进行集中改造、安装庭审直播系统,推进法庭智能化建设,全院9个庭审直播系统升级为云上法庭,提高庭审效率。
三、提高政治站位,服务保障区委中心工作
坚持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提供保障。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发放司法建议15份。其中向梅州市保险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该行业协会督促本地保险机构,在诉讼前确定鉴定机构,先行完成评估鉴定工作,减少讼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该司法建议书得到了梅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的积极回应和配合。结合梅县区实际,与梅县区交警大队、梅县区司法局、梅州市保险行业协会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方案,初步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多元化的解决机制。认真开展精准扶贫、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创文、回乡联村等工作,筹集投入资金约38万元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将法制宣传与创森、创文、巩卫、禁毒等活动相结合,共开展法制宣传28次。
坚持能动司法,打好三大攻坚战。依法保护好梅县区蓝天、绿水、青山,审结非法狩猎、盗伐林木、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占用农用地等案件9件,判处罪犯13人。依法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审结民间借贷、保险、信用卡等案件1472件,涉案金额5.49亿元,为金融机构执行到位金额544.03万元,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妥善审结补偿款分配纠纷案件,支持梅大高速梅州东环支线、“客都人家”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等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四、践行司法为民,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完成了四个法庭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将便民服务向诉前和诉后两端延伸,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共登记立案3958件,同比上升19.71%,共受理来信19件,来访案件89件。依法为7名经济困难当事人实行缓、减、免交诉讼费1.41万元;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共向143名困难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37.2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依托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健全诉调对接平台。成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调解室、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调解室、律师调解室等。返聘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专注调解,指定专门审判团队做好调解工作。共开展诉前调解案件67件,调解成功26件(涉劳动纠纷案件18件)。加强司法确认工作,司法确认案件26件,通过司法确认制度强化调解协议的效力,鼓励、支持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依法履行职责。
全面深化司法公开。依托信息化手段,完善审判流程、庭审直播、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保障当事人知情权,提升司法公信力。共开展庭审直播案件194件,裁判文书上网1896份,上网率100%。用足用好“互联网+”普法宣传方式,及时发布法院工作信息、审判工作流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同时,加强与《梅州法苑》《民生820》《以案说法》等地方法治栏目的合作,共在各类媒体上发表宣传稿件180篇,开展电视新闻和专题报道84次,传播法院好声音。接受区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2次,向人大、政协、特约廉政监督员寄送法院信息简报26期85篇。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见证执行、旁听庭审、视察法庭等活动5次57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组织新任命的84名人民陪审员开展宪法宣誓和岗前培训,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679件,参审率97.84%,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制定《院庭长审判管理监督权责(试行)》,规范院庭长审判管理监督权责,保障审判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
五、坚持从严治院,打造新时代过硬队伍
加强党建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推行党支部书记和部门负责人述职述廉,按照区委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干警观看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到九龙嶂、梅南开展红色教育,开展专题辅导党课、征文、演讲比赛,确立5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党组班子查找检视问题14个,班子成员查找检视问题73条,制定整改落实清单,逐项整改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通过院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专题辅导课、参加培训等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理论学习重要内容。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为基本单位,组织广大干警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重要内容,引导全院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自媒体宣传阵地管控,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始终把牢人民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28次,学习人次达460人次。
提升司法能力。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2期708人次,选送20名业务骨干到国家法官学院、省法官学院学习。邀请专职安检教员开展安全检查技能专项培训,强化应急处突演练,提升警务能力。成功处置一起原被执行人携毒企图自杀事件,全年无警务安全事故。注重先进典型培树,肖锋同志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二等功,执行局被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刘伟梅同志被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张锦辉同志荣获广东省“百名岗位能手”光荣称号。郑梦丽同志编写的罗雄伟诉罗池辉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入选《中国法院2019年度案例》。
强化党廉建设。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从严治院全过程,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规范财务、公车、办公用品等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反“四风”。落实谈话提醒制度,开展谈话提醒的谈话主体24人、谈话对象277人次、提醒内容568次。开展纪律作风专项督察,全面实施考勤制度,开展日常审务督察12次、专项督察2次,发出督察通报1次,纠正问题3个。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区法院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依法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梅县区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梅县区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审判质效有待提升;二是信息化运用能力有待加强;三是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运用还有待深入;四是审判管理和监督机制有待强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一是持续发力主责主业,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要依法严惩涉疫情犯罪,妥善审理执行涉疫情案件,维护合法权益。聚焦“深挖根治”和长效常治目标,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严惩腐败犯罪,服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全面提升执行质效指标。
二是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抓好改革创新,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强化院庭长办案示范作用。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深化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完善阳光司法机制。
三是持续拓展便民利民诉讼服务,进一步满足司法需求。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创新完善司法为民具体举措,着力解决司法领域的民生问题。在民事诉讼中开展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推动跨域立案落实落地。全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提高诉讼服务水平。加强法庭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法庭为民服务的能力,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四是持续依法履职尽责,进一步保障发展大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五是持续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树立法院形象。加快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加快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党旗飘扬的战斗堡垒。从落实好干部标准、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体系、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分类分层接续培养、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完善绩效考评标准等方面下功夫。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锻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忠诚可靠、清正廉洁的过硬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我们新作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法高效做好审判执行工作,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梅县·客都明珠”作出更大的贡献。